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护理天地 > 人文护理 织就医患共愈的网

人文护理 织就医患共愈的网

  发布时间: 2025-09-04      浏览量:574


人文护理 织就医患共愈的网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踏入神经内科的见习旅程,人文护理的脉络,在患者的渴求、护士的坚守,以及科室浓厚的人文氛围里,缓缓铺陈,熠熠生辉。

患者:病痛深渊里盼暖的微光

神经内科的患者,常被疾病拖入病痛的“深渊”...

李大爷,脑梗后右侧肢体功能障碍,起初像被施了“沉默咒”,抗拒护理的眼神,藏着对失去自理能力的绝望。护士师们教我,护理要“走心”,从讲生活小事开始,慢慢打破心墙。当他终于肯和我交流时,含含糊糊的说 “姑娘,你懂我难呀!谢谢哦!”。我才明白,人文护理是在病痛的泥沼里,拉着患者的手,陪他们找“向上爬”的力量。


微信图片_20250904103532_29_273.jpg

王阿姨被头痛纠缠,烦躁得摔枕头。可护士们没半点抱怨,打针前轻声安抚,疼时紧紧握住她的手,给予她对抗病魔的力量。后来王阿姨哭着说“你们不是亲人,却比亲人还暖心!”。人文护理,就是把患者的痛苦当自己的痛,用陪伴和共情,焐热他们被病痛冰封的心。

护士:以爱为甲,护佑人文温度

带教老师总说:神经内科护士,得有 “十八般武艺”。专业上,精准穿刺、精细护理;人文里,更要做患者的 “情绪树洞”、“生活依靠”。护理失语患者,我们要学 “猜心事”,一个手势、一个眼神、一个表情...我们就应该立即解码她们的需求;给认知障碍患者做康复知识宣教,要把拗口、陌生的医学专业术语变成通俗易懂、朗朗上口的“顺口溜”,像哄小孩般细心、耐心传递给他们。

夜班时,阿婆因病情反复失去治愈信心,哭闹着要出院。护士小陈没教条式劝阻,而是陪她唠起家里的花,说:“阿婆把身体养好,才能回去浇花呀...”,阿婆慢慢安静。

科室里,前辈教我们“护理先护心”,接力传递人文护理。遇到暴躁患者,先共情“您难受我知道、我们一起聊聊...”,待情绪稳定后再做治疗;遇到消极患者,分享康复案例,点燃治愈期望。这种人文传承,让护理不只是技术,更是带着温度的“生命陪伴”。

科室:人文沃土,滋养护理初心

神经内科,早把人文护理融进“血液”。每月的人文护理分享会,护士们交流“温暖故事”,从“如何让患者更有尊严地接受护理”到“怎样疏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”,碰撞出人文的火花。护士长总强调,“人文护理,是科室的魂”,布置病房时,需要添上温馨的康复标语、患者手写的“感谢便签”;护理培训时,设置“人文沟通课”,培养我们把专业和温度拧成“一股绳”,紧紧系住科室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“小音符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0904084646_33_12.jpg

患者康复出院时,科室会送上祝福卡,陪患者唠唠“回家注意事项”,像送别家人一样热情,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,恰恰定义了护理的温度与深度。这种人文氛围,让护士们更懂责任与担当,也让患者知道,这里不只是治病的地方,更是被爱包围的“治愈场”。

神经内科的见习,让我深深懂得:人文护理,是医、护、患、属共同织就的“共愈网”。患者及家属在网的一端盼暖,护士们以爱为丝、以专业为梭编织,科室以精医做坚实的网基托举。未来,我愿带着这份从科室汲取的人文力量,把护理的温度,传递给更多人,让每一次护理,都成为点亮生命的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 供稿:罗全婷

       编辑:周序路

        初审:余延芳

        终审:任荣花





上一篇:如何预防犬咬伤?

下一篇:无